歡迎光臨社團法人台灣通訊學會官網!

ITS第21屆國際論壇:五大電信業者分享IoT在地經驗

發布時間:2022-12-27 11:21:50

 由元智大學、國立政治大學、世新大學與台灣通訊學會,共同主辦國際電訊傳播學會(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ociety)第21屆國際論壇於105626-29日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行,為期四天的會議中邀請了愛丁堡大學Martin Fransman教授及毛治國前行政院長進行專題演講,許多國際電信業者與專家學者也蒞會分享精闢見解

而在628日下午的「台灣觀點:物聯網與台灣電信產業(IoT and Telecom Industry: Taiwan perspective)」分組論壇中,台灣五大電信業者代表更從在地經驗出發,分享台灣發展物聯網的機會與挑戰。本場次論壇由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理事長彭淑芬主持。

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總經理馬洪燦指出,全球市場對IoT的發展與趨勢相當樂觀,看好寬頻與LTE技術將推動各領域IoT應用蓬勃發展(舉凡醫療、能源、商務、運輸、智慧家庭等)根據Gartner研究,到2020年,IoT可望創造高達3600億美元商機。然而,現今台灣業者面臨四大問題亟待解決:市場過於分散,整合軟硬體的垂直領域知識(vertical domain knowledge)顯得相對困難,有關之技術標準及生態圈尚未完備,新型科技(LP WiFi/ IoT-dedicated network)與終端設備(如低耗能感應器)不斷推陳出新,以及現有商業經營模式利潤比過低等問題。而在這波IoT的機會與挑戰中,他表示,電信業者是讓所有IoT服務成真的關鍵,更應該扮演主動積極的領頭羊角色。

遠傳電信首席顧問李聖珉則認為,台灣電信業者雖極具發展IoT之優勢(例如:固有基礎建設、廣大用戶數、裝置供應、巨量數據蒐集等),但在這看得到卻還吃不到的IoT市場大餅(10兆美元商機)前,未來10年,各家業者應放下一家獨大的心態,共同合作、分散(技術)風險,找出各自的強項領域發展,努力打造垂直整合的IoT服務供應鏈,創建完善的IoT生態圈。比方說,遠傳近期即致力於發展智慧生活(smart life)、智慧商業 (smart business)、智慧合作(smart cooperation),透過自家700萬的手持裝置、感應器以及IoT網絡,提高用戶滿意度。

台灣大哥大行動行銷暨物聯網產品處副處長黃文華也認為,IoT生態圈發展講究合作,單一業者很難獨大,而綜觀全球的商業經營模式,策略結/聯盟已蔚為主流,目前全球Bridge AllianceGMP兩大聯盟,皆致力推廣單一SIM卡(one SIM)、單一平台(one platform)、單一帳單(one bill)、單一整合服務(one stop service)。台灣大哥大作為Bridge Alliance成員,也積極發展eSIM、系統整合(SI)及app應用(如:提供單一整合服務),希望藉此擴大IoT服務商機。至於IoT將帶來的挑戰,黃副處長認為,包括如何以輕量運算技術(lightweight computing)保障消費者資訊安全,以及究竟該沿用標準解決方案,還是為了提供用戶更好的服務,改採用敏捷解決方案(agile solution)。

亞太電信子公司富鴻網營運長陳盈棋分析,除了在既有聯網技術及用戶基礎上維持獲利,電信業者應積極跨足IoT產業,提供消費者一條龍模式的服務方案,或是在市場上推出多元的服務選擇,甚至進一步透過佈建低功耗廣域網(low power wide area),以及研發新型聯網技術(諸如LoRa)來提高營收。然而建置低功耗廣域網,業者勢將面臨成本提高及電波干擾等問題,對此他認為,因應之道可參考行動數據模式,視用戶需求收取費用,而解決電波干擾問題方面,則可借鏡無線電頻率(radio frequency)的使用規劃經驗。而在這波IoT技術浪潮中,LoRaWAN可與其他物聯網絡並存,也讓他特別看好LoRa無線通訊技術的應用與發展。